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

我與舊日的維多利亞公園泳池

近日坐隧巴經過紅隧,途經已經關門、快將拆毁的維園泳池,看到有人走到池邊高舉相機拍照留念,總感到莫明的失落。一直以來,我最愛晚上到到維園泳池暢泳。這泳池位於鬧市中,被繁忙的馬路重重包圍。在嚴重的光害下,雖然無法欣賞到美麗的星空,但我依然很享受在池邊休息時抬頭抑望夜空的時刻。我最喜歡水深5的這個泳池,感覺池水特別乾淨,在這裡游泳,涼爽又愉快。

我對游泳遠遠不及跑步有天份,勤力「練水」後也只能於校內取得一兩個獎牌,相比起身邊的港隊朋友們,更顯得極為渺小。不過,對我來說,我愛游泳並不是為了炫耀或是爭勝負,就單純是享受身體在水中的每一秒。這是一項不會「流汗」的運動,游泳時,思想無意識地集中在身體重覆的動作,不斷向前,直至筋疲力盡。耳朵在寧靜與熱鬧中不停穿插,我就是很享受被人羣包園而又有點抽離的奇妙感覺。

「時代換了  人情淡了
還未習慣新的都已變舊了」
新建成的體育館,也許真的更新更大
但,變成室內池之後,一切都不一樣了
小時候跟表兄弟一起嬉水
泳隊的練習
中學SWIMMING GALA
這些都是可一不可再的回憶


不行了,我「水癮」發作,本來今年有很多其他目標不打算花時間游泳,可是,我忍不住了!!!

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

為何旅行要買手信?

出門旅行,本應是為廣闊眼界或放鬆心情。一直以來,「買手信」都是旅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任何人都想將異國的美好留住,帶回家或跟朋友分享。但不知從何時起,旅遊變成了應酬、社交的重要元素之一。分享旅遊經驗,成為了社交打開話匣子的大熱門選擇;「手信」變成攏絡別人的好方法。


認識我的人,也知道我最討厭旅行要為手信而煩惱。因為我從來都不認同旅行必定要買手信這件事,亦堅持不給好朋友濫發劣質手信。反而,我最喜歡給朋友寄明信片。試想想,你買過些什麼地道小吃或禮物給別人,事隔多年,很少人能夠一一記起誰人送過什麼手信。唯獨附有文字的明信片,普遍人都會一直保存著。不論過了十年、二十年,再拿出來看,也會記起曾經有你這一個在旅行也會想起他的朋友。